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6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383篇
林业   769篇
农学   231篇
基础科学   52篇
  681篇
综合类   2967篇
农作物   170篇
水产渔业   114篇
畜牧兽医   308篇
园艺   160篇
植物保护   3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254篇
  2013年   230篇
  2012年   411篇
  2011年   529篇
  2010年   420篇
  2009年   451篇
  2008年   410篇
  2007年   436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991.
参照衡水市生态市建设规划,以2005年为基准年,引入生态足迹法,收集衡水市该年相关数据,对该区域的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并对结果作较深入的研究及误差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衡水市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估,并对衡水的生态市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92.
王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011-8013
概述同种移植炎症因子的结构、功能、意义及国际最新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993.
对桂北地区蟋蟀始鸣和终鸣以及气候变化多年同步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来桂北地区蟋蟀始鸣期呈提前趋势,终鸣期稳定,始终鸣间隔日及生长繁殖季显著延长;桂林雁山近34年来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特别是近10年来增温特别明显,在增温过程中又以春季增温为主,冬季和秋季增温次之,夏季呈弱降温趋势;2~4月平均气温(T2-4)是影响蟋蟀始鸣期和始终鸣间隔日的主要气候生态因子;蟋蟀物候期变化是对气候变暖响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4.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法的山东省可持续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凤华  李维德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186-8189
传统生态足迹方法自提出以来已广泛应用到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中,但其改进方法能值生态足迹法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运用还很少。简要介绍了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和基于能值分析理论的生态足迹模型,并运用这两种方法对山东省2002~2006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与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测算了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的两个指标: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和生态协调系数,计算结果均呈下降趋势,表明山东省对各种土地的需求越来越不平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山东省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通过对比研究,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相比,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计算结果更能真实反映生态经济系统的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995.
城市郊野公园建设及生态效益评估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城市郊野公园的研究和建设进展。在界定了城市郊野公园的定义和内涵之后,分析了城市郊野公园对解决城市生态系统等问题的重要性。着重评价了其在保持生物多样性、乡土物种保护和保存复杂基因库等方面重要的生态功能,提出了以生物多样性、生物量、乡土物种和景观为核心指标组成的城市郊野公园生态效益评估指标,最后就有关郊野公园的建设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96.
基于RS和GIS帽儿山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RS和GIS的支持下,以2004年林相分布图、Landsat TM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基于景观格局分析,采用多因子加权叠加法对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进行评价;并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对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在空间分布上对评价结果进行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适宜用地、基本适宜用地、基本不适宜用地、不适宜用地和不可用地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286%,41.256%,27.310%,26.195和2.954%;适宜区域和基本适宜区域用地的百分比为43.542%,占据较大的比例,土地生态适宜性较高;不适宜用地和不可用地占29.149%,占据较小的比例.分析认为对土地的利用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997.
利用生态育种的观点通过分析赤峰地区审定且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高粱杂交种及其亲本系谱,从中找出对选育适应本生态区域种植的新品种有益的东西。亲缘关系越远,杂种优势越明显。以此科学的制定育种目标,选择理想的种质材料、熟期范围、杂优利用模式,为群体改良选择亲本时提供一定依据,增加育种的预见性,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998.
规模化稻鸭生产对早稻病虫害变化规律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规模稻鸭生态种养系统中水稻病虫害的消长变化规律及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规模稻鸭生态种养(IF)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稻叶蝉平均虫量较水稻单一种植(CK)分别下降54.4%,48.8%,73.6%和96.1%,纹枯病和稻瘟病病株率分别降低78.9%和48.5%;较常规稻鸭生态种养(CF)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稻叶蝉量分别下降18.2%,9.5%,7.0%和0.82%,纹枯病病株率降低35.5%,稻瘟病病株率升高8.0%。规模稻鸭生态种养稻飞虱和二化螟对水稻危害株率比常规稻鸭生态种养分别降低52.9%和6.9%。试验还表明,规模稻鸭生态种养系统中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虫峰迟现,持续危害时间短;纹枯病蔓延危害期缩短10~14d;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增多,千粒重增加,空壳率降低,产量最高。规模稻鸭生态种养较常规稻鸭生态种养和水稻单一种植分别增收1024.32,1370.61元/hm2,增幅44.47%和70.03%。因此,规模稻鸭生态种养可以实现对水稻病虫害的生态控制,且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对于提升我国现代农业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9.
矿区生态捆绑发展模式的实施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榆林市位于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过渡地带,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在这样一种特定的地理环境下寻求一种产业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介绍了基于生态捆绑的发展模式、评价指标及其实施流程,提出了陕西省榆林市资源开发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00.
天津市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勇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1):69-72
采用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天津市1996~2005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市总生态足迹每年均出现很大的生态赤字,天津市正在远离可持续发展状态。但万元GDP的生态足迹呈逐年减少趋势,经济发展能力在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